懼水如我,未曾想過與海的聯繫,關於那一年日本的海(愛知的海、白川鄉合掌村的庄川、滋賀琵琶湖、京都桂川渡月橋、北海道青池、上野不忍池)、台灣的海(淡水、台東金崙、鼻頭角)以及兩種特別的海。
為了見你一面,需要早起,需要運氣。太陽一昇起便會散去。我在人海之中找尋你,如果你聽見我的呼喚,請輕聲回應,多怕你就此與我擦身而去。
連接臺灣與日本的海
從沒想過會飛越這片海洋降落在另一頭的陸地,在一個陌生的國境中生活,一切都從這片海開始。

愛知的海
跨越兩地之間的國境之海,彷彿觸動某個海的密語,開啟了每日看 海 水的生活。
愛知的海是在異鄉陪伴我的第一片海,異地適應期淚水的鹹味應該與海相似。
令人欣喜的潮起,令人平靜的潮落。

假日到河海交界處等待退潮,穿上雨鞋戴上手套,在甫退潮濕潤的砂石之間深鑿,挖掘那一顆顆蛤蜊,作為夜晚料理加菜。

第一次到附近的港口,是在大病初癒的冬季,即將跨到新的年度前,完成了住家附近踩點。
看著來來往往的船隻往復各個島嶼間,懼水的我猶豫著是否出發探險,摸摸微燙的額頭,還是作罷。

白川鄉合掌村的庄川
一次假期搭乘客運來到合掌村一日觀光。
在合掌村的相逢橋上俯瞰庄川風景,期待一次美麗的邂逅。

又或到橋下近距離觀賞河水與雪水,感受這與家鄉不同的氣候景色。
天氣晴朗令人忘卻路途中因交通事故3小時塞車的疲憊。

或是在合掌構造屋前的一池水拍攝景物倒影,
對稱的景象究竟何為真?何為贗?

滋賀的琵琶湖
滋賀縣是打工度假的第二站,沒想到還是繼續看水的日子(笑)。
琵琶湖壯闊的湖景,配上春日盛開的粉色櫻花,隨風吹拂瓣瓣飄落,在人行道上鋪上一層粉色地毯。

難得的休假日,搭上觀光渡船來到琵琶湖八景之一的「神所居住的島嶼」──竹生島,進行一日參拜行程。

登岸的那一刻,很神奇的心靈平靜不少。
竹生島遊記→ 旅遊時所看到的美景──日本滋賀縣竹生島


京都的桂川
離開滋賀前往旅程的第三站之前,跟著最喜愛的歌手倉木麻衣歌聲的指引,來到渡月橋一日輕旅行。

可惜當日下起暴雨,天空灰黑,眼前雨簾遮蔽灰白一片。
川水洶湧,也無渡船可搭。
我走在聽說情侶一同走過若回頭,便會分手的橋上。
走到一半,便折返,反正孤身一人到此,只怕手中的傘與我分離。


北海道青池
北海道是旅程的第三站,青池如鏡面反射的美景,流動著美麗的藍色池水,是我目前見過最夢幻的風景。

上野的不忍池
旅程的第四站東京,原本以為在繁華大城市裡會終結看水的日子,沒想到看水日子依舊。(笑)

第一次踩天鵝船便是於此,或進或退,或休息任其隨風吹拂漂動。
在上野的不忍池以不同以往的慢活體驗東京。
然而我似乎又默默地來到了盛傳情侶分手勝地之一。
雖然還是看到許多男女愉快的約會划船。

連接日本與臺灣的海
一年後,再次橫越這片海,熟悉的景色招呼我「歡迎回家」!
回到家鄉應該就會終結看水的日子了吧,然而卻不是如此。

淡水
與淡水頗有緣分的我,回來的時光因緣際會下多次來到這兒,看著美麗的夕陽在河水面上,星星與月亮在丈青的夜空慢慢透出光芒,啊,是家。


台東金崙
2020年臺灣疫情尚未嚴峻之時,那年夏天突然決定來趟36小時不眠的鐵道環島之旅,作為一次青春的記號。

預計在金崙觀賞的日出,在我抵達海邊之前便迫不及待探出頭來,我只好遠遠的與它打招呼,朝它狂奔而去。

鼻頭角
幾個月後,來到有台版萬里長城之稱的鼻頭角步道,依山傍水的美景默默療癒身心靈。
鼻頭角遊記 → 有台版萬里長城之稱的鼻頭角步道




世界是一片海
說到海,不禁想起這兩種不同的海。
北海道的雲海

為了見你一面,需要早起,需要運氣。
太陽一昇起便會散去。

日本的人海

我在人海之中找尋你,
如果你聽見我的呼喚,
請輕聲回應,
多怕你就此與我擦身而去。


如果喜歡我的創作,請點擊上方圖示給予最高五次的拍手,我將可以因此獲得實質的回饋。
首次點讚需註冊,可以直接以Facebook及Google連動登入。
註冊及點讚皆不須負擔任何費用。
您的每一次拍手都是珍貴的鼓勵,由衷感謝您。
合作邀約:akichenw@gmail.com